带娃出游,爸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来看这份出

时间:2020/6/22 19:01:11 来源:慢性腮腺炎

白癜风的药有那些 https://m.39.net/disease/a_5629059.html

天气越来越暖和啦,新手爸妈们有没有计划带着小宝宝出门踏青出游呢。自驾、飞机、高铁,什么样的出行方式适合小月龄宝宝呢?带小宝宝乘坐这些交通工具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外出游玩又该注意哪些疾病呢?下面就为您奉上一份小月龄宝宝的出行攻略。

自驾

带着宝宝自驾出游其乐融融,但要记住以下几点:

一定要给宝宝配备安全座椅

小月龄婴儿可用专门的安全提篮固定在座位上;7个月以上的婴幼儿要使用儿童汽车安全座椅,一定要坐在汽车后排。

适当休息

建议每两小时停车休息一下,带孩子下车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做好堵车准备

带足量的纸尿裤、湿纸巾、冲泡奶粉的热水等。

温度

注意车内温度,备一块薄毯,随时增减衣物,不要忽冷忽热。

饮食

出发前避免喂得过饱。

飞机

航空公司规定是婴儿出生满14天后可以坐飞机出行。然而,在你带着宝宝飞行之前,要考虑一下:

你的孩子的年龄

宝宝出生后不久,医生可能会阻止不必要的空中旅行。新生儿的免疫系统正在发育,空中旅行可能会增加他们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如果你选择和婴儿一起旅行,需要经常洗手或使用洗手液,避免与明显患病的旅行者接触。

宝宝的耳朵

在飞行中改变机舱压力会引起中耳压力的暂时变化,从而引发耳痛。为了帮助平衡宝宝耳朵里的压力,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要给宝宝奶瓶或安抚奶嘴等来吮吸,或者试着给宝宝喂食可能会有帮助。如果你的宝宝在过去两周做过耳朵手术或耳朵感染,要问宝宝的医生是否可以坐飞机。

飞机噪音

飞机机舱的噪音水平很高,尤其是在飞行过程中时,考虑使用棉球、降噪耳机或软耳塞来限制宝宝接触这种噪音,让宝宝更容易入睡。

宝宝的呼吸

在飞行过程中,机舱内的气压低于地面气压。这种气压水平的暂时变化原本不会给健康的婴儿带来任何问题,然而,如果你的宝宝是早产、有慢性心脏或肺部问题,或有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症状,在坐飞机前请咨询宝宝的医生。

药物

不要试图给你的宝宝服用非处方药物以促进在飞行过程中的睡眠,如苯海拉明(Benadryl)。这种做法不被推荐,有时这种药物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辐射问题

偶然的乘机出行所带来的宇宙辐射可以忽略不计。美国国家放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推荐人群年最大辐射剂量为1mSv,而即使乘坐目前最远的洲际航线,接受的辐射剂量也不超过这一建议上限的15%。因此,妈妈们不用太担心辐射的问题。

温馨提示:小婴儿15天后如果不存在耳鼻喉、心肺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是可以坐飞机的,乘机头一天要保证身体一切正常以及充足睡眠。飞机上不能带液体,建议登机后请空姐帮忙倒点温水备用。带着宝宝的妈妈不要选择靠过道位置,一来避免人流来回拥挤,二来避免空乘送餐不慎泼洒。

高铁

婴儿坐高铁是不需要买票的,但为了孩子舒适,建议多购买一张票(当然前提是可以买得到)。这样可以把安全提篮放在椅子上,让他们在里面自己玩或者逗他们玩都比自己亲自抱着方便。除了奶、尿布和替换的衣服,可以准备安抚奶嘴,这样婴儿有情绪了可以吸吮,也不会影响到周围的乘客。

外出游玩该注意哪些疾病呢?

外出游玩,天气依然忽冷忽热,各类疾病也随时可能出来“作妖”,侵害宝宝们的健康,所以,防护工作不能少。我们总结了8种春季易发的疾病提示,建议各位爸妈收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就是俗称的“感冒”,这是宝宝们最常见的病,多由病毒引起,有发热、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婴幼儿的局部症状不明显,全身症状重,可伴有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高热时可发生热性惊厥。宝宝患病毒性感冒时一定要多喝水多休息,清淡饮食,一般3~5天就能痊愈,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和退热药,不需要抗生素治疗。如果体温持续不退要及时就医。

腹泻

一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肠炎,起病急,起初会有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腹泻期间要注意补充糖盐水,如果孩子出现尿量减少,哭时少泪等症状,就可能出现了脱水,要及时送医。二是非感染性腹泻,宝宝腹部受凉、饮食不当就可能会引发腹泻。先做便常规检查,如大便里没有红、白细胞,可以先吃助消化药和肠道益生菌,如无改善要进一步检查。

手足口病

该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4~7月为发病高峰。学龄前儿童为高发人群,并可多次发病。手足口病可经粪-口途径传播,还可通过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等接触传播。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仅可预防由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即使接种了疫苗,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饭前便后让孩子洗手。食品应充分加热后食用,孩子的餐具、玩具等应及时消毒。

麻疹

春季是麻疹的高发季节,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咳嗽、流涕等症状,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和脑炎。受麻疹影响的大部分是儿童,初期症状通常在被感染8~12天之后显现,包括高烧、流涕、眼睛充血及口内出现白色小点。要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保持双手清洁,如出现医院诊治,就诊时应戴上口罩。

水痘

该病是冬春季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也可通过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等传染。水痘的平均潜伏期多为15~17天。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水痘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水痘病人恢复后,病毒会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带状疱疹。

流行性腮腺炎

这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猴儿包”,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流行性腮腺炎在冬春多发,约90%病例为1~15岁的少年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18~24月龄儿童应常规接种一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儿童入小学前再次接种一剂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如果发现身边有患者,应及早进行隔离约三周左右。家长要注意彻底清洁患儿用过的玩具和家具。

疱疹性咽峡炎

这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自限性疾病,通常潜伏期3~10天。多数患者以突发高热开始,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症状,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儿童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另外,患儿口腔咽峡会出现疱疹,部分患儿也会合并出现细菌感染,往往需要抗生素治疗。单纯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5~7天后基本都能够痊愈,愈后情况都比较理想。如果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要让孩子多喝水,吃清淡的食物。

猩红热

该病是由一种能产生红疹毒素的乙型溶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烧、咽疼、全身皮疹为特点。猩红热以春季的4~5月多见。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大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天内蔓延至全身。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特异性治疗首选青霉素,一般用药1天后发热消退,皮疹很快消失。治疗需足量使用青霉素10天,也可以选用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洁霉素、氯霉素等。

内容来源:人民网健康。图片来源:猫圆。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2、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3、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swo.com/fbjz/895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