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

时间:2021-6-19 18:27:27 来源:慢性腮腺炎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225/4316563.html

秋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常见的秋季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感染性腹泻、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等,为了更好的预防疾病,保障身体健康,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带您认识下面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暑去,凉来

秋叶

常见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其中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一)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传播。

(二)临床表现:

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相对较轻。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一)传播途径:

该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接触由其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均可感染。

(二)临床表现:

早期多为低热,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和咽喉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和皮疹,皮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部位,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一)传播途径:

接触水痘患者的疱疹液、血液及口腔分泌物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

(二)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四、疱疹性咽峡炎

该病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相似,主要也是传染源,通常春秋季传染性最强。

(一)传播途径:

该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接触由其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均可感染。

(二)临床表现:

早期多为低热,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和咽喉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

五、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由某些肠道病毒及细菌引起的一组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排出细菌和病毒的时间可到腹泻停止后4~8天,少数甚至达一个月以上。

(一)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被患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水、生活用品和手,经口使人感染,另外,苍蝇具有粪、食兼食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

(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有恶心、呕吐、腹泻、厌食或腹部不适等症状,轻重不等,腹泻为黄色水样稀便,腹泻次数每天≥3次;常伴有发热、腹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六、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一)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二)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七、流行性腮腺炎

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流腮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一般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一)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或吸入流腮病人飞沫、唾液为主要传播途径。

(二)临床表现:

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

八、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一)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呼吸道传播;也可经结核病人用过的餐具、吃剩的食物传染结核杆菌,偶尔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等接触传染;还有先天性经胎盘或吸入羊水感染。

(二)临床表现:

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如何预防传染病?

①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③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④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⑤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审核:王芹华

编辑:袁禄银

xzcdc

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承担西藏地区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理、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等政府对社会的疾病控制。

小贴士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千万别手下留情,赶紧扫起来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swo.com/fbjz/1070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